新闻中心

生活中的营养补水剂 你今天吃了没

尽管今日立秋,依然夏暑十分强盛。每年暑热天,都是治疗呼吸系统等冬天常发病的好时节。暑天贴搭配姜糖水,内外配合,可以驱除藏在关节和膀胱经的寒湿,做一个真正不受寒气感染的暑美人。如果觉得姜糖水枯燥乏味,还可以用薏米粥和冬瓜汤调节,胃部受益的同时,身体还可以因为不水肿而苗条下来。

   中医理论里有冬病夏治一说。人在夏需要养阳,到了三伏天,阳气会到达顶峰。这时候在相关穴位上贴膏药,药物可以循着经脉快速到达患处。在对付冬天更容易得的病上,三伏贴更有效。

 

呼吸疾病三伏治

  在中医看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都以寒症为主,或者说是阳虚。想要辨别是否寒症,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手脚冰凉,怕冷风吹,且动辄容易犯困发懒,那肯定有虚寒症。

   一个人本来就阳虚,且有寒症,再遇到天寒地冻的冬季,肯定会很快变成冰冻人。炎热的暑天对大部分人来说是灾难,对“冷冻人”却是难得的好时节。按中医的说法,到了暑天,人体从冬天开始积下的寒气就躲在膀胱经和关节里。到了三伏天,人本身的阳气会非常足,这时候再辅以膏药的外力,效果自然会很好。

   关于冬病夏治的原理,做个比喻就可以一目了然:冬天时,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本身就身体冰凉,这时外面的寒冷再袭来,人的身体简直就是被寒气夹起来的三明治;到了暑天,人有了阳气,外界有了热气,加上对症下药的三伏贴,身体自然会舒服惬意起来。所谓药到病除,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三伏贴中,天时是极热的三伏天,地利是外敷的膏药,人和是阳气上升的身体,三者遇到一起,属于阳虚寒症的呼吸疾病就有了对症的治疗方法。

   以恼人的过敏性鼻炎为例,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过过敏性鼻炎之扰,花粉、真菌、尘螨、皮屑、羽毛,甚至尘土都可能会让人喷嚏连天。综合国内外研究,约有20%的人会在青少年遭遇慢性鼻炎。也就是说,很多人的早晨都是从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开始。鼻炎很难用西药除根,而三伏贴却能小药大作用。从头伏开始,人体经络慢慢开放,血液流通也变得顺畅起来,这时膏药通过穴位到达患处,就可能会让寒症从此冬眠起来,即使到了冬天也不会跑出来作乱。

 

七八月不宜做手术

  除了呼吸系统疾病外,关节炎、颈椎病和慢性肠胃病也可以纳入冬病夏治的范围,只不过三伏贴换成针灸、擦剂和汤药。

   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合在三伏天治疗,美国著名专科期刊《普通内科医学杂志》2011年7月刊建议:如非紧急,千万别在7八月做任何手术。这篇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大卫·菲利普,在他和同事的临床调查中,如果7八月做手术,每7个人就可能会有一个人遭遇手术事故。很多医生都无法解释此类手术事故的原因,只能笼统地称其为“七八月效应”。

   菲利普教授在调查中发现,七八月之所以死亡率更高,除了细菌感染的问题外,还有一个全世界医院都会面临的问题:在七八月,美国医院迎来的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转眼就可能会提着手术刀上台。

如何避开“七八月效应”之扰,可以遵从以下这几招:

   尽量在上午10点半之前就医,避开周末。采访中,很多医生都表示他们在上午10点半之前精力最集中,一旦过了11点,就会心不在焉,很容易出错。最糟糕的是周六日,据调查,在美国,如果中风病人不幸是周末被送进医院,那他死亡的几率会高达16%。

   选择电子叫号的医院。很多患者都有过明明挂号很早,见到医生却几乎是下班时间。原因很简单,那些护士在翻弄病例的时候“不小心”把病例给压最底下了。护士一个小小的无心之失,就可能会让人等一上午。最糟糕的是,半夜就爬起来排队的患者最终遇到的是看了半天精疲力竭的医生。

   手术前要求医生做血栓检查。在美国,百分之一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突发性血栓而死亡。一般情况下,医生在手术前会要求患者做心电图和常规血液检查,常规血液检查是不会反映血栓程度的,只有高精度分析才能查出到底是下肢、动脉还是脑部有血栓,而一般医院都不配置这种仪器。

   请家人或朋友陪伴,必要的鼓励是最好的恢复良药。电视里变成植物人又被亲人用亲情唤醒的桥段其实在现实中一样会上演,有时候,情绪是最好的药,尤其是术后,患者需要亲人的鼓励和陪伴渡过最难的时光。

   带支笔,或者至少记下自己要被手术的确切位置。很多医生在手术前选定一个位置,开刀时可能范围就会扩大。如果这个医院足够正规,大胆地要求医院在你手术的地方划范围,以备醒了以后检查自己是不是白挨了几针。

   查看自己的病例和处方,在被护士推进去麻醉前,要求查看自己的处方,比如用什么药,手术从哪里下手。